岐山臊子面
简介:
岐山臊子面是陕西传统名吃,以其酸辣鲜香、面条劲道、臊子丰富而著称。此菜谱结合家庭做法,详细整理了所需食材与烹饪步骤,虽工序较多,但味道地道,适合喜欢动手的美食爱好者。
🍽️ 食材清单(2-3人份)
主料:
- 面条(手擀面或机制面) 适量
- 五花肉 150g(切小片)
- 鸡蛋 2个
- 木耳 少许(提前泡发)
- 胡萝卜 1根
- 土豆 一小个
- 豆腐干 2-3块(可选)
- 黄花菜 少许(可选,提前泡发)
- 蒜苗 少许(切碎)
- 葱 少许(切段)
- 姜 少许(切末)
- 大蒜 2瓣(可选)
调料:
- 食用油 适量
- 盐 适量
- 辣椒面 根据口味添加(建议3-4大勺)
- 陈醋 袋装约2袋(约40ml,分次使用)
- 八角 1颗
- 干辣椒 2-3个(根据喜好调整)
- 五香粉 少许(可选)
- 清水 适量
🔪 烹饪步骤
第一步:准备工作
- 处理食材:
- 木耳、黄花菜提前用温水泡发,洗净后切小丁。
- 胡萝卜、土豆、豆腐干均切成小丁备用。
- 五花肉切薄片;葱切段,姜切末,蒜苗切碎。
- 摊蛋皮:
- 鸡蛋打散,加少许盐调味。
- 平底锅刷油烧热,倒入适量蛋液,摊成薄蛋皮,煎至两面微干、稍硬后取出,切成细丝备用。(越薄越好,便于入味)
第二步:炒制肉臊子
- 锅中放少许食用油,加热后放入 八角、葱段、姜末、干辣椒,小火煸炒出香味(炝锅)。
- 加入五花肉片,转中大火翻炒至肉片变色并开始出油。
- 加入 辣椒面,快速翻炒均匀,使肉片裹上红亮的辣油。
- 倒入 一袋陈醋,继续大火翻炒,让醋香激发出来,炒至肉臊子略干、香气扑鼻。
- 盛出备用。
✅ 肉臊子应偏干一些,作为后期浇头使用。
第三步:炒制菜臊子
- 另起锅加油,先下难熟的食材:
- 先放土豆丁、胡萝卜丁、豆腐干丁,翻炒片刻;
- 再加入木耳、黄花菜等易熟食材。
- 加适量清水(没过食材一半即可),加盐调味,可加入少许五香粉提香。
- 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5分钟左右,至配菜断生入味。
- 最后撒入蒜苗碎,翻炒均匀即可出锅。
✅ 菜臊子带汤汁,用于混合面汤。
第四步:煮面与组合
- 煮面:
- 锅中烧水,水开后下面条。
- 关键步骤: 水再次沸腾时,沿锅边淋入少量陈醋(约半袋),再加一点凉水,重复1-2次,使面条更筋道。
- 煮至面条无硬芯但略有嚼劲(八分熟即可)。
- 保留面汤:
- 面条捞出的同时,保留一部分煮面的原汤,这是臊子面“汤底”的灵魂!
第五步:组装成品
- 将煮好的面条盛入碗中,倒入适量热面汤。
- 在面上依次码放:
- 肉臊子
- 菜臊子
- 蛋皮丝
- 可根据口味再次淋入少许陈醋增酸提香。
- 吃前拌匀,酸辣浓郁,层次分明。
🌶️ 小贴士
- 醋是关键: 岐山臊子面讲究“酸香”,全程至少用2袋陈醋,炝锅和煮面时各用一部分。
- 辣味控制: 辣椒面建议选用陕西秦椒面,香而不燥;若喜麻辣,可加花椒粉或油泼辣子。
- 臊子分开炒: 肉臊干香,菜臊带汤,两者搭配口感更佳。
- 高汤升级版: 若有鸡汤或骨汤,可用部分代替清水炖菜臊子,风味更醇厚。
- 批量制作: 臊子可多做些冷冻保存,下次吃面时加热即可,省时方便。
⏱️ 总耗时
约60-90分钟(含准备时间)
❗温馨提示:工序繁复,非“快手菜”,建议闲暇时挑战。但一碗正宗岐山臊子面下肚,酸辣过瘾,回味无穷!
🍜 一碗好面,三分在面,七分在臊。用心做,才够味!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