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式寿喜锅
一道温暖鲜美的日式家庭料理,以昆布与柴鱼片熬制的高汤为基底,搭配黄油煎香的牛肉、豆腐与蔬菜,口感层次丰富,适合秋冬季节围炉享用。可搭配生鸡蛋液蘸食,风味独特。
🛒 食材清单(2-3人份)
【汤底材料】
- 昆布干 1片(约30cm×10cm)
- 柴鱼片 适量(约1大把,8-10g)
- 日式酱油 2~3汤匙(约30~45ml,根据口味调整)
- 味淋 2汤匙(约30ml)
- 清酒 2汤匙(约30ml)
- 糖 1茶匙(约5g,可选,用于提鲜平衡)
- 盐 少许(视咸度调整)
- 冷水 800ml~1L
【主料与配菜】
- 雪花牛肉片 200g
- 老豆腐 1块(约200g),切厚片
- 鲜香菇 4~6朵,切“文艺范儿花刀”
- 娃娃菜 1/2颗,拆成单片
- 大葱 1根,斜刀切片(厚度约0.5cm)
- 黄油 适量(约30~50g,分次使用)
【蘸料推荐】
- 新鲜生鸡蛋液(每人1个)
- 日式酱油 + 少量高汤(调和蘸汁)
- 日式照烧酱(可选,搭配豆腐或牛肉)
👩🍳 烹饪步骤
步骤一:制作日式高汤(出汁)
-
泡昆布:将昆布干剪成小条,放入冷水中(约800ml~1L),浸泡 4小时以上(建议前一晚准备,冷藏浸泡更佳)。
-
慢火加热:中小火缓慢加热锅中昆布水,注意观察——当水面边缘开始冒小泡、接近沸腾时(约80°C),立即用筷子或漏勺将昆布捞出,避免煮出涩味。
-
煮开出汁:转大火将昆布水烧开,加入:
- 日式酱油 2~3汤匙
- 味淋 2汤匙
- 清酒 2汤匙
- 糖 1茶匙
- 盐 少许(根据口味微调)
搅拌均匀,尝味调整咸甜比例,保持汤色清亮不宜过深。
-
加入柴鱼片:关火后,撒入一把柴鱼片,轻轻搅拌使其充分浸入汤中,静置1~2分钟,让鲜味释放。此时无需过滤,但后续使用汤底时只取上层清汤,不带柴鱼渣。
✅ 提示:此即“一番出汁”,是寿喜锅的灵魂汤底。
步骤二:预处理食材
- 香菇花刀(文艺范儿切法):
- 使用锋利的小刀,在香菇顶部以6刀切出三组对称的V字形切口,形成六角花朵状,不仅美观还能更好入味。
- 蔬菜处理:
- 娃娃菜洗净后拆成单叶;
- 大葱斜切成0.5cm厚片备用。
步骤三:煎香主料(提升风味关键!)
- 平底锅中放入一小块黄油(约10g),中小火融化。
- 先下大葱片,煎至边缘微焦、香气四溢后盛出备用。
- 继续加黄油,放入老豆腐片,煎至两面金黄酥脆,盛出。
- 再次补充黄油,放入雪花牛肉片,快速煎至变色即可(不要过度翻炒,保持嫩滑),关火后盛出。
🔥 注意:每种食材煎完后可根据需要补黄油,确保香气层层叠加。
步骤四:组合与煮制
- 将煎好的牛肉、豆腐、大葱,以及生的香菇、娃娃菜等按个人喜好整齐码放在平底锅或耐热容器中。
- 缓缓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清澈汤底,注意不要将柴鱼片一同倒入,以免影响口感。
- 将整锅移至电磁炉或酒精炉上的火锅位置,煮沸后转中小火维持 simmer。
步骤五:享用方式
- 汤滚后即可开吃!传统吃法是:
- 准备一碗打散的新鲜生鸡蛋液;
- 夹起热腾腾的牛肉、豆腐等食材,在蛋液中轻轻一蘸,口感滑嫩浓郁,风味十足。
- 也可尝试其他蘸料:
- 酱油+少许高汤调成清淡蘸汁;
- 或用照烧酱搭配豆腐、牛肉,别具风味。
💡 小贴士
- 昆布不可久煮:长时间高温会释放黏液和苦涩味,务必在快开前捞出。
- 柴鱼片最后放:利用余温激发鲜味,保留细腻口感。
- 黄油是点睛之笔:赋予寿喜锅西式融合风味,香气迷人。
- 汤底可复用:第一轮吃完可再加少量高汤继续煮,越煮越香(但不再加酱油)。
- 安全提醒:若使用生鸡蛋,请选择可生食级别的鸡蛋以保安全。
✨ 温馨小语:
一锅热气腾腾的寿喜锅,不只是美食,更是家人围坐的温情时刻。从一片昆布开始的耐心等待,到黄油煎香的瞬间爆发,再到蛋液包裹的温柔入口——这是一场关于时间与味道的仪式感。
祝你吃得开心,暖胃又暖心 ❤️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用户吧!